<ins id="bbckr"><option id="bbckr"></option></ins>
      <tr id="bbckr"><small id="bbckr"></small></tr>
      您的位置: 马鞍山新闻网 > 聚焦 > 正文

      开在乡亲们心中的“一枝花”——记安徽省“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”、当涂县黄池镇西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庆华

      2023-01-13 03:00:21 来源:皖江在线

      要过年了,当涂县黄池镇西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庆华格外忙碌起来。“因为防疫,这个春节注定不轻松。再苦再累,也要确保乡亲们过上一个安心年、祥和年、快乐年。”爽朗的一席话之后,她又风风火火地对村里防疫重点人群开始了走访。

      一路上,她清楚地盘点出区域内目前防疫工作现状:摸排出全村重点人员492人,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418人,需要特别关注的有6人;孕产妇8人,6岁以下儿童86人;开展重点人群入户随访876人次,发放退烧药1400粒,开展抗原监测1140人次;开展公共场所环境消杀83次;购置防疫储备物资8000元,累计发放口罩1.3万余只。

      “截至目前无重症感染者,但依然不可掉以轻心。”她在话里话外都把乡亲们放在心上,难怪大家都把她称作“开在乡亲们心中的一枝花”。

      在困境中孕育

      2008年5月,西河村面临“瘫痪”,45岁的张庆华临危受命,望着村中尘土飞扬的土路、看着家门口杂草丛生的田地,张庆华好几个夜晚无法入眠,她暗下决心:一定要改变西河村。

      当时的西河村各项工作在全镇都是倒数,村里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收入,还欠了40多万元的债,前后三年没有发展一名新党员,没有收齐过一次党费。面对这些问题,张庆华抓紧配齐了村“两委”班子,扎实开展各项工作。随着党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的“盘活”,一段时间下来,村民们的参与度高了,有事儿没事儿都到村部坐坐,和张庆华聊上几句家常。张庆华知道:这一本账,做进村民心里去了。

      让村民们在心里惦记上她的是2010年的那场洪水考验。2010年8月1日上午,张庆华接到报告,蟹子阁灌溉渠发生塌方,造成10多米长的大溃口,灌溉渠被迫关闸。时值高温,稻田急需灌溉抗旱。旱情就是命令,张庆华闻讯立即带领2名村干,调集10名村民,火速赶往现场,她都没有多想就带头跳进了齐腰深的水中,扛着一袋又一袋的沙包,汗水浸透衣服如同雨淋,手磨出了血泡,血水混着汗水和泥水,钻心地疼,腿脚被水泡得发白发胀,都快要失去知觉了。就这样从早上6点到中午12点,张庆华咬牙坚持,和男同志们一起战斗,终于将溃口封堵,为稻田灌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。

      在美丽中绽放

      2017年当涂县启动农村“三大革命”试点工作,张庆华得知信息后,主动请缨,承担改厕试点工作任务。然而改厕推行之初,西河村94户改厕户有一半以上持观望态度,甚至还有抵触情绪。

      其中有一位叫崔代祥的老人,起初反对改厕的态度最坚决,他说,“厕所就是钉,坚决不能动!”原来粪水谐音“风水”,老人家担心改了厕所动了风水。为了做通老人家的思想工作,张庆华前后上门14次,并且请老人在城里工作的孙子回来劝说。村干部还专门带老人参观了几户改造完成的人家,老人一看,确实干净卫生,这才点了头。

      如今西河村“厕所革命”因为改得彻底,受到村民欢迎,西河村改厕污水一体化治理模式也成为农村“厕所革命”的一个样本。小小厕所美了西河,更暖了民心。张庆华看在眼里,喜在心里。

      近年来,在张庆华的感染下,村民们都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,组建的“华大姐志愿服务队”也成了当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品牌项目之一。据统计,“华大姐志愿服务队”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了700余人,占全村人口近三成。志愿服务,成了西河村的新风尚。

      在发展中吐芳

      春节就要到了,产于西河村的“强哥瓜蒌”牌瓜蒌子在线上线下都走俏起来。

      从村民成长为“强哥瓜蒌”老板的沈佐强说,没有张书记,就没有今天的好光景。沈佐强本来在外地做生意,后生意失败,回到了村里。看着沈佐强遭受挫折,意志一天天消沉下去,张庆华心里不是滋味。2018年,张庆华拿出1.5万元积蓄,鼓励沈佐强发展瓜蒌子产业。三年时间,沈佐强已流转150多亩地专门种植瓜蒌子,如今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。

      “乡村要振兴,产业必兴旺。产业要兴旺,必须要舞起集体经济这个龙头。”从2020年开始,在县供销社的支持下,张庆华带领大家闯出了一条“村社共建”的新路子。办法是: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资助经营,社会资本入股投资,共唱“十五的月亮”。

      短短三年时间,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领衔办起了5个项目,分别是南美对虾基地项目、鱼菜共生项目、豆丹养殖项目、金线莲种植项目、鱼苗培育基地项目,总投资580万元,社会资金投入520万元。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仅打破了“零”的困境,而且取得了跳跃性突破,2020年24.44万元,2021年42.44万元,2022年50.81万元。

      “只要心中系着百姓,干事创业就有使不完的劲。”张庆华的话里透着一股沁人心脾的芬芳。

      记者 吴黎明 通讯员 李祥松

      [编辑: 吴曲波 审核:王小明 审签:秦俊 ]
      分享到:
      01/13 马鞍山代表团召开全体代表会议
      01/13 擦亮城市品牌“金名片”
      从2022年年初,蝉联“国家卫生城市”荣誉称号,到2022年4月,成功入列国家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名单,再到2022年年底,成功入选“中国美丽城市典范”公示名单……过去的一年,喜报频传,马鞍山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品牌“金名片”,增添了一张又一张城市“新名片”。 [详细]
      01/13 与党政工作同向同行 与人民心声同频共振
      商以求同、协以成事。2022年,市政协在市委坚强领导下,团结带领全市各级政协组织、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,坚持向中心聚焦、为大局出力,坚持协商于民、协商为民,围绕“制造业三年倍增”“优化营商环境”等协商议政,围绕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建言献策,以实际行动提高协商议政的党政关注度和人民认可度。 [详细]
      01/13 项目为王蓄动能 奋战首季“开门红”
      争分夺秒不放松,铆足劲头抓经济。1月10日,走进和县经开区,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现场、机器轰鸣的厂房车间,处处涌动着繁忙奋战的身影,工人们争分夺秒,个个干劲十足。随着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击鼓奋进,一幅恢弘壮丽的发展画卷正在和州大地全面铺开。 [详细]
      01/13 宁马城际铁路(马鞍山段)项目建设持续推进!
      1月12日7时30分许,宁马城际铁路(马鞍山段)一分部省界(南京市与马鞍山市交界处),已完工的现浇梁次第排开,气势磅礴。 [详细]
      01/13 我市部署春节期间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
      近日,我市部署开展2023年春节期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,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,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。 [详细]
      01/13 发挥榜样作用 凝聚奋进力量
      走进学校,与老师、同学们一起谈理想、说家风、聊习惯、学感恩;走进企业,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实际,讲述自己不怕困难、拼搏进取的奋斗经历,用不忘初心的朴素信念生动诠释着劳模精神;走进乡村,一场“微宣讲”将党的最新声音迅速传递到群众中。 [详细]
      相关新闻
      回到首页
      www.自拍

        <ins id="bbckr"><option id="bbckr"></option></ins>
        <tr id="bbckr"><small id="bbckr"></small></tr>